作为中国复合肥行业的领军企业,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致力振兴民族化肥工业,坚持“以科技提升品质、兴产业为民报国”的企业方针,高擎科技创新大旗,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书写了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率先发展的辉煌篇章,为中国复合肥行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两个中国“第一”,勇攀行业技术新高度
说起史丹利,其在行业内创造的两个“第一”有口皆碑,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一个第一是研发出总养分为54%三安复合肥,另一个第一是建起了高塔复合肥生产线。 当时,国内复合肥养分基本是低中浓度为主,史丹利公司在市场调研后发现,由于复合肥总养分含量低,肥力达不到,农民辛苦一年,却收获不理想。如果养分含量再高些,农业将有更好的收成。基于这一考虑,史丹利公司组织科研人员,深入田间测量土壤元素,综合全国各区域作物喜肥特性,决定开发总养分54%三安复合肥。经过技术人员的刻苦攻关,这一复合肥于2002年问世,并获得国家专利。三安复合肥养分充足,富含优质生物腐植酸,有利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壮苗早发,平衡土壤养分,肥效更强劲,提高肥料利用率;可广泛施用于小麦、玉米、水稻、棉花、蔬菜等多种农作物。 三安复合肥在小麦、玉米等作物施用后,均有优异表现,经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品种多点试验示范,施用 “三安”小麦专用肥的小麦亩产1271.4斤,比常规施肥每亩增产220.3斤。大涝之年,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西宋村村民郭春施用三安复合肥种植的45亩玉米,亩产约3000斤,比用其它复合肥的每亩增产约600斤。 如果说成功研发出三安复合肥是凭借洞察力和捕捉力,而建起的高塔复合肥生产线则从另一面说明做好科研还需要胆识和魄力。 大约2000年,国外生产的高塔复合肥现身中国市场,受到国内用户的青睐。而高塔复合肥当时在国内一片空白。看到其潜力后,史丹利果断决定再吃一次“螃蟹”。 “当时,真是捏着一把汗。如果建不成,多年积攒的家底就付之东流了,企业也许就趴下了。” 史丹利公司董事长高文班坦言,可是当时有一种力量促使我们去建,踌躇再三,我们在外界的质疑声中于2003年6月开工建设了高塔复合肥生产线。 期间碰到的难题自不必说,史丹利公司请教上海化工研究院,搞论证,改工艺,求创新,直至找到最佳方案。2004年11月,凝聚着史丹利人智慧和汗水,高达106米的尿基高塔复合肥生产线竣工投产。作为国内首条高塔复合肥生产线,引发了同行的高度关注,并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全国十大节能工程”。该高塔复合肥生产线系全自动电脑配料控制,熔体尿素与磷、钾等原料充分混合后,从高塔顶部喷淋而下,真空冷却造粒,每个颗粒都有融化孔,其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同行业领先水平。 史丹利高塔复合肥生产线的建成,在复合肥行业引发了“高塔热”,短短3年时间,全国建起了40多座造粒塔。史丹利公司边生产边创新,进行了高塔复合肥后续技术的研发,使造粒塔生产不受高温高湿季节的影响,实现全天候生产,保证了高塔复合肥氮磷钾养分的均衡,使生产技术开始与世界技术并驾齐驱。
国际交流合作,打造驾驭市场新优势
市场瞬息万变,技术一日千里。经历过三安和高塔生产线的研发、建设,史丹利公司决策层更加认识到科学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史丹利公司总裁高进华认为:“我们与自身比,确实是前进了,技术上有了较大提升,年年都有创新,年年都出精品。放眼外看,特别是置身国际环境,国外先进技术令我们兴叹,如果将国外先进研发技术学到手,对中国农业发展将大有益处。” 在自主创新的同时,史丹利公司相继与国家杂交水稻、玉米、小麦等五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围绕水稻、玉米、小麦、棉花、蔬菜的生长习性、需肥特点,定制施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尔后又与清华大学化工系、中国农科院土肥所缔结合作联盟,联手建设科研平台、培养研发人员,共同打造中国新型肥料品牌。 坚持产、学、研一体化,与高等学府、科研院所的合作共赢关系,让史丹利公司赢得了市场话语权,掌握了核心竞争力。 史丹利公司探索肥料新技术,研发新产品的不懈努力,为农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受到国际肥料工业协会的高度评价,被其接纳为会员,这为史丹利进行复合肥生产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交流与合作,探索国际肥料领域,了解世界最新肥料知识,掌握世界肥料核心技术,搭建了广阔的舞台。 2015年,史丹利公司先后与美国爱荷华州大学、荷兰瓦格宁根大学签约合作,交流肥料最新技术,互通肥料信息,探索肥料先进技术,共同研发世界领先的新型肥料。期间,史丹利研发人员来到这两所大学学习先进的化肥研发技术,深入农场观看施肥效果。先进的研发设施,以及农场施肥后生机勃勃的作物,给技术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发现在美国、荷兰等发达国家,人们注重将作物从土壤中取走的营养元素归还土壤,还注重将土壤肥力提高到与植物生理特性和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最高水平,在美国为了保证植物生长必需的中微量元素,普通化肥中必须含有一定微量元素,为此,美国植物营养协会提出了最低保证值。 对于中微量元素复合肥,史丹利公司早有涉足,认识到中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非常活跃,广泛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物质的转化,对提高作物品质的重要性。2009年,针对玉米推出了含锌的“锌动力”复合肥。而今,随着对国外大量施用中微量元素肥的再度认识,以及面对国内对中微量元素肥的需求,特别是针对长期施用化肥带来的土壤板结、土壤盐碱化问题,中微量元素肥作为新型肥料在改善土壤结构、增强作物抗病性、提高农产品品质、促进人类健康等方面,具有战略意义。史丹利公司决定大力开发富含中微量元素的“第四元素”复合肥,为农作物提供必需的养分。截止目前,第四元素复合肥有31种,分别含有钙、镁、硫、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通过在小麦、玉米等不同作物上的大量肥效试验,施用“第四元素”复合肥的作物,其产量和品质普遍优于施用普通复合肥料的作物。
发力现代农业,构建技术服务新常态
史丹利公司依托科技,已经在中微量元素复合肥领域崭露头角,在替代传统化肥施用上先机在握。用一流的技术服务推动现代农业高效发展,则展现了其不遗余力创造美好农业的决心和责任。 说到技术服务,史丹利公司除了基本的施肥知识讲座、现场指导外,还牛刀小试,于2012年在行业内率先实施了小麦、玉米种肥同播技术。机械播种时,种子和肥料一同落地,一次施肥,不再追施,省工省力省时间。由于种子和肥料有距离的间隔,较之传统施肥造成大部分养分挥发的弊端,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可谓技术服务的“一次革命”。 “随着中国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现代农业进程的加快,对技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新型的科学技术管理大农业迫在眉睫。我们看到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做到超前把握,组织经销商和种植大户体验国外现代农业的标准化和智能化。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构建技术服务新常态,让高水准的技术服务成为现代农业实现高效的必然。”说这番话时,高进华显得信心满满。 2015年,史丹利公司组织200多名经销商和种植大户前往荷兰、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考察现代农业。“哇,这么大的西红柿,一串串,长的好高啊,就像树一样。种植西红柿用的是中微量元素肥,特别科学、专业,西红柿吃起来甜,非常好吃。”参观荷兰大型现代温室农场—PROMINENT西红柿集团时,经销商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旋即找到了答案。原来是荷兰人把种植鲜花和绿植的技术移到西红柿种植上,用现代农业的种植方案去解决问题。使用玻璃建起了阳光房,而且房内卤素灯高挂,保证了光线充足。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让西红柿长在温床上,而不是土壤里,温床里水和营养元素的量都可单独控制。在这样的现代温室里,每平方米的西红柿产量高达70公斤。 考察完欧洲农业,史丹利公司又组织农业实践团队来到美国学习交流。美国作为世界上现代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大型机械、测土施肥、卫星定位等高科技手段被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工业化。2015年11月8日,史丹利美国农业实践团队来到爱荷华州Reed Kuper家的Kuper Stock农场。农场主Reed Kuper一家5口人耕作着12万亩耕地,农场有配套的播种机、收割机、运输大卡车、长长的厢式货车、粮仓、大型拖拉机和耕犁、地下排水管道、地上自动灌溉系统,有现代化的实验室、配肥站,还有大型的畜牧场。 此外,Kuper Stock农场与爱荷华州立大学建有联系,大学会将农场的研究结果做成一个软件,农场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后,就实现科学施肥了。 这些都让史丹利公司认识到肥企完全有能力去用科技软件配制肥料,为种植大户编制一个涵盖施肥、播种、浇水、打药、收获的流程,实现一个人管理大规模的土地,把中国农业推向新的水平。 面对国内农业蕴含的发展机遇,史丹利公司因势而动,借鉴欧美现代农业成功模式,成立了农业服务公司,建起全产业链服务平台,提供土地、机械、农药、化肥、种子等一揽子农业种植解决方案,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盈利模式。目前,史丹利农业服务公司已经在东北、内蒙、山东和河北等地成立16家合资公司,实现了产收销一体化,迈出了为高效现代农业提供高水准技术服务的有力步伐。(糜玉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