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行业资讯

中央1号文件连续9年锁定三农 涉农产业将获更大发展

2012-02-08访问次数:785编辑:来源: [ ]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1日,2012年中央1号文件正式对外发布,文件将发展农业科技摆在了更加突出位置。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1号文件,中央连续9年将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背后折射出了涉农产业巨大的发展机遇。
 
在该文件正式发布之前不足一月,农业领域另一个大事件已经将全社会的目光聚焦于三农之上。17日,第四届建设创新型国家大会在北京举行,与往届不同的是本届大会特设了农资分论坛。论坛得到国家科技部、农业部、发改委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聚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优秀涉农企业家代表、政府官员300余人参会。
 
论坛以农资行业的创新、合作、共赢为主题,在政府、科研、企业和行业媒体间进行广泛深入讨论,探寻农业生产资料的创新发展之道,以求最终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作为全国优质肥料生产基地,临沂市政府相关领导参加论坛,介绍了临沂市政府采用政策上引导,人才和技术上引进,资金上支持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打造全国优质肥料产业群的相关情况。从另一层面体现了地方政府在响应中央发展三农工作号召的有力举措。
 
针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表示,传统生产方式难以为继,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重大部署。陈萌山指出,从当前和未来发展看,中国耕地、淡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发展已难以为继;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呈结构性下降,用工成本迅速上涨,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逐渐减小。同时,与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突出表现在三个不足:一是创新成果供给不足,二是农技推广服务不足,三是农业人才总量不足。换角度分析,这三个方面的不足,也为涉农机构在农业科技创新、农化服务模式创新和基层农技队伍的再教育方面留下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预示着这方面将受到来自政府和行业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此次发布的1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同样,在第四届建设创新型国家大会首届创新农资分论坛上,多方商讨一致提出了建立农业领域创新研发平台,促进该领域产品、科技、品牌、服务和理论创新,尤其提出以科技创新拉动农业生产资料综合发展,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保驾护航的决议。农业科技摆在了农业发展的首要位置。
 
科技部表示,目前农村有效劳动力减少,要靠精准性的机械化代替农业操作,特别用粮种粮法这些技术都是非常关键的。没有农业技术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业生产的继续,不可能在世界上保证粮食安全在世界上有农业的竞争,所以农业技术已经是关键性的,所以今年一号文件把农业技术发展作为最重要的主题。
 
今年1号文件确定,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农业生产资料行业是农业领域科技成分较高的产业,政府此番决定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无疑将在资金方面给予农业生产资料企业的科技创新更大的支持。而首届中国农资创新论坛的承办单位和战略合作单位分别是国内知名创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资源整合、产品技术推广和政策分析机构华文文化传媒和优质肥料企业施可丰化工,文化机构和企业积极投身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一方面体现了文化尤其是中国厚重的农耕文化在未来农业发展中的方向性和支撑性作用;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当前涉农机构社会责任意识的回升,他们开始以主动的姿态看待自身与整个中国大农业发展的关系;社会力量的普遍参与也再次印证了中央连续多年高度关注,并加大财政投入支持三农工作的成效已经充分显现。
 
同时,1号文件指出,将不断深化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扩大院所自主权,努力营造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政策环境。这为科研机构与涉农企业继续加深产学研合作,加快农业技术在企业的转化,鼓励涉农企业参与科技创新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而在首届中国创新农资论坛上,俄驻华商务处首席副代表席卓夫•谢尔盖的参与则体现出了发展我国农业过程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实施“走出去、引进来”,通过国际合作促进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的开放式思维和主张,这也是讲改革开放思想引入农业,实施创新发展模式的积极有效的实践。
 
  同时,文件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综合试验站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首届中国创新农资论坛也提出加快农业模式转变。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认为,要抓现代农业,必须抓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创业,提高市场的附加值。而抓现代农业,首先要抓三产,要把农业的产业链拉开。一定要做到三产高附加值,农业物流配送信息化、服务商业模式的创新等等。农业部节水处高祥照处长呼吁各方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以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充分利用,积极响应国家发展绿色、高效、安全、环保农业的主张。政府农业部门站在全局高度,对当前农业的发展及模式的创新给予了引导,农业职能部门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为,也反映了当前中国农业发展模式转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也从另一方面得出产业链打造,农超对接、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等新兴农业发展模式出现的必然。
 
同时,为改善创新条件,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落实基层农技人员待遇福利等主张。这一政策的落地将极大的稳定基层农技人才队伍,并将吸引更多高知识层面的人才向基层流动,再次加快农村信息化的发展速度,提升信息化发展的质量;而首届中国创新农资论坛中提出的农化服务模式的创新以及农业科技普及渠道的创新都将网络放在了重要规划范围,网络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不足一月时间,中央、地方、行业和涉农机构分别以不同方式表示了对我国三农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这种全社会多层面共同关注三农,支持三农氛围的形成,更有利于我国涉农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也可以预见会有更多资源、人才和企业投身三农领域,为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贡献各自力量,这无疑预示着我国三农工作更加美好的未来。(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