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磷肥生产技术、装备制造、品种数量、磷石膏利用以及综合能耗、规模效益、产业集中度都发生着量变到质变的跨越,走出了一条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从单一化到复合化的成功发展之路。磷肥人用实干精神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行业飞速发展的新篇章,我国磷肥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的快速发展,成为全球产量第一、出口第一的磷肥工业大国,令世界瞩目。
初具规模。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年),我国磷肥工业承受着技术、资金和资源的制约,为满足农业对磷肥的需要,1958年南京磷肥厂率先建成投产,宣告我国磷肥工业的诞生。自1980年开始,国家和地方先后投入了500亿元,大力发展高浓度磷复肥和配套建设磷、硫、钾矿,且从国外引进技术和装备建设了15家大中型高浓度磷复肥厂,使我国高浓度磷复肥工业产能、产量、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迅速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与此同时,也继续保持一定比例的低浓度磷复肥,形成高、低浓度并存的局面。这也为我国磷肥工业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全国建成磷肥生产企业739家,工业总产值16.45亿元;2000年,全国磷复肥生产企业1020家,其中磷肥生产企业554家,工业总产值314.09亿元;2015年,全国共有规模以上磷复肥生产企业1429家,其中磷肥生产企业215家。
世界第一。1978年,我国磷肥生产量103万吨(折纯,下同),占全球总产量的4%;2023年,我国磷肥生产量1576.8万吨,较1978年增长了15倍,磷肥产量位居世界首位。
1978年前,我国磷肥出口基本为零。到2007年,我国磷肥出口量492万吨,居世界第一,实现了我国磷肥自给自足。到2015年,我国磷肥出口量达到最大值580万吨。截至2023年,我国磷肥出口量417万吨,较2022年增长26%。由于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下降,2023年主要品种平均出口价格较2022年均出现30%以上的降幅,磷肥出口总金额同比下降17%。
从分散到集中。发展初中期,我国磷肥产业采取“一县一厂”的建设方针普遍开花,有效地满足了农业用肥需要和运输半径。随着世界性的磷肥产品结构调整由低浓度转向高浓度、生产规模由小型化转向大型化、贸易化,我国磷肥工业的产业布局也在悄然改变,经历“七五”“八五”建设,我国大中型高浓度磷复肥装置基本分布于云贵川鄂皖等产磷大省的新时代工业布局。
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磷复肥工业成为具有自主工艺装备、产业集中、产品配套、产量巨大、满足国内农业需求、占据国际市场的完整工业体系。成就斐然既离不开党的领导,也离不开行业的科技创新。
1958年,采用立式搅拌、回转化成工艺,分别在太原和南京建成了20万吨/年和40万吨/年的大型粒状过磷酸钙装置。同期,哈尔滨、辽阳、济南、衡阳分别建设了2万~6万吨/年的小型过磷酸钙厂。1963—1964年,江西东乡磷肥厂先后将两台高炉改造,连续生产钙镁磷肥取得成功,开创了中国采用高炉法生产钙镁磷肥的历史。1976年,郑州工业大学提出玻璃结构因子配料方法,可以使用w(P₂O₅)≥16%的低品位磷矿,为钙镁磷肥直接利用低品位磷矿开创了一条新路。
进入20世纪之后,在行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下,磷复肥行业技术快速发展,行业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取得较大进展:半水法、半水—二水及二水—半水法磷酸生产产业化、大型化取得明显进展;低品位硅钙质胶磷矿正反浮选矿工艺,攻克了低品位胶磷选矿这一世界性难题,从根本上解决了磷矿采富弃贫问题。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在产品端,磷复肥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研发平台,开发多款增值磷肥产品。新型磷铵和聚磷酸铵产品也已量产,解决了磷移动性差、易与土壤中钙、铁等金属离子结合等问题,一次施肥、多种功效,大幅提高了磷的利用率。
勇担绿色发展重任。近年来,磷肥企业为了提高回收率,降低消耗,将废气净化及废气中有害组分的回收利用作为工艺改进的一个方向,将废气进行严格的处理,既能提高产量,又能减少对大气的污染。随着废气的处理技术不断完善,排入环境的污染物大大减少。
我国磷石膏的综合利用率逐年提高,磷石膏综合利用途径更加多样化,已形成以磷石膏制水泥缓凝剂、石膏建材、生态修复方式为主,多种利用途径协同发力的磷石膏综合利用新局面。2023年,磷肥行业磷石膏综合利用量4500万吨,较2022年增加了620万吨,利用率达到55.6%。磷石膏无害化处理装置规模达到2200万吨,为磷石膏的无害化贮存和进一步资源化综合利用创造了条件,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利用途径逐渐拓宽,利用水平和利用率逐年提高。2017年,磷石膏利用量已达到2900万吨,利用率38.7%。
未来,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磷肥行业将会迎来更多的国际合作和竞争机会,我国磷肥行业必将通过自身发展,提高自身实力和影响力,掌握国际话语权,成为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