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华北、华中、华东尿素主产区出厂价继3月底跌破1500元(吨价,下同)之后,颓势未改,本周再破1400元,形势岌岌可危。然而,这在行业人看来,即在情理之中,又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不难解释,尿素产能过剩已是老生常谈。自2008年以来,尿素平均每年500万吨左右的新增产能,已将产业逼至必须优胜劣汰的地步了。但由于这种淘汰机制难以形成,常年来只能靠政策调控及徘徊在成本线边缘赖以为生。如今,国内尿素低端报价即将跌至1350元,却未看到政策倾斜或可能的地方自救,算是意料之外了。面对今年尿素市场种种反常现象,业内不得不重新讨论产能淘汰话题。
行业凸显失衡局面
尿素产业走到如今的窘境并非偶然。作为重要的农资产品,门槛不高,长久以来广受投资者追捧。企业装置规模从以前年产不到10万吨发展到如今单套装置超百万吨水平;国内供销局面也从需要进口发展到产量过剩寻求出口。产业的巨变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近几年一方面新增产能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缺少退出机制管理老旧产能。不得不承认,全国多于200家的尿素装置年产能已超8000万吨,供应过剩不言而喻。虽然价格竞争以及地域限制,将尿素装置开工率控制在80%左右,但仍使有限的内需市场难以承受。特别是今年出口受挫,这种失衡局面愈发凸显,以至于当前尿素价格持续走低,河北、山西尿素出厂价甚至不足1400元。如果没有政策干预,新疆、内蒙古的新厂会凭借成本优势继续打压华北、华中以及华东的尿素价格,届时会有越来越多的工厂因亏损停车,直到市场供求达到暂时平衡。据悉,本周尿素企业开工率已回落至65%。
国际尿素继续被看空
上周FMB会议在京召开,众多业内人士针对尿素二季度贸易形势进行了着重讨论。从大家的情绪来看,后期尿素外贸前景尚不乐观。至少以目前外商急于卖空5月尿素期货的做法判断,此时价格还未触底,而且贸易商仍有心观望并继续压价。
理由很简单,2014年中国尿素出口政策不但没能缓解农业淡季内销压力,反而成为国际市场竞价的参考标杆。本来想以离岸价作为国内定价标杆的思路,最终使尿素出口无价可依。由于国内尿素市场过早进入跌价期,而且供应过剩的根本矛盾难解,业内信心丧失殆尽,以至于在印度及东南亚等国招标中,国际尿素价格只落得个无序竞争的下场。刚进入4月中旬,中国尿素离岸价已跌至293美元,倒推出厂价,正好吻合华北地区1360~1400元的实际成交价。国内现阶段尿素报价确实成为外商新订单的参考标准。总之,不论国际走势如何,在没有解决自身内销供求矛盾之前,尿素出口只能是任由外商压价的不平等交易。
产业自救“被停车”
综上所述,无论从内销压力还是从外贸受挫分析,尿素产能过剩必然是首当其冲的原因。或许往年产业可以通过淡季停车减产的方式渡过一时的价格低谷期,但今年尿素跌价幅度之大已超出了人们的预期。特别是在内蒙古、新疆大量低价货源的冲击下,尿素价格难以站稳。简而言之,以往只是厂家与经销商的价格博弈,如今又掺杂了新旧厂家间的价格竞争。在尿素供应过剩的市场背景下,流通企业确信后期尿素不可能出现缺货的情况,更没必要提前备货。于是,本应开始的夏季备肥难以启动,内需被进一步看空。事实上,此番厂家之间的价格战已经可以判断为抢夺市场份额的行为,也可看成产业自救的“被停车”阶段。据悉,4月中旬以后会有更多企业停车检修。至于下一个销售旺季到来之时,这些企业是否恢复生产,恐怕要取决于对优胜劣汰的解读程度。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