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个别业内人士称,自2013年4月尿素行情下滑已持续一年了。此话确实发人深思。作为一贯按照农业用肥淡旺季进行价格调整的化肥产品,尿素调价本应遵循固有的周期性,而且相邻年份间的价差也不应有太大出入。但去年4月同期国内主流尿素出厂报价2000元(吨价,下同),当前主流报价只有1500元,甚至有1450元的成交价。高达500元的跌幅很难用一两句话解释清楚。试问,在当前尿素价格看似偶然跌至历史低位的时候,又有多少人敢去抄底或臆断后市涨跌呢?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对尿素行情产生顾忌。当前1450~1500元的报价是否成为后期乃至未来市场的常态参考值?至少从近几年尿素产能连年增长的态势分析,未来几年内都不可能出现尿素供应短缺的情况,而且较大的供应量必然导致价格低廉。那么,此时一味搞价格竞争肯定是“抱薪救火”,而去产能化的思路才是尿素行业未来的出路所在。
供求环境难见改观
虽然尿素行业萎靡不振的主因是产能过剩,然而绝大多数生产企业仍抱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态度,甚至售价跌破自身成本线还怀揣着对价格触底反弹的期待。一味的价格战换不来行情好转,落后的生产工艺只会拉大竞争差距。
想必这些大道理在今年的尿素行情中已无力体现。就目前而言,尿素行业开工率依然很高,充足的库存无疑是价格最大的障碍。客观来说,即使部分厂家选择停车或减产,短期效果也很难看到。不仅市场库存需要消化,下游商家的信心同样需要时间恢复。随着清明后华北、华中、华东区域用肥量减少,单靠东北地区的农业需求确实无力支撑尿素价格。同时,上半年国内煤炭价格仍将稳中有落的预测,从成本面给尿企业再度施压。加之二季度尿素出口形势不佳,大有赔本赚吆喝的说法。因此,业内虽有抄底投机心理,却难见铤而走险者。
出口形势进一步恶化
国际尿素报价在过去一周中再度走低,业内普遍对中国及黑海尿素的跌价底线频加猜测。换句话说,尿素离岸报价不断突破贸易商的心理底线,已令市场缺少了人气。一旦买方形成观望情绪,竞价环境对中国尿素出口十分不利。从4月3日外国媒体报价来看,中国尿素离岸价跌至298~300美元,尤日内尿素低端离岸价仅为295美元。面对如此低的离岸价,即使有“近水楼台”之便的山东尿素企业,出厂价也直逼1450元。与内销相比,貌似尿素出口已无优势可言。那些之前因为2014年尿素降税而一直看重出口对国内尿素行情支撑的人们可谓大跌眼镜。本来想以离岸价作为国内定价标杆的思路,反而使得尿素出口无价可依。最终在印度采购招标中落得个无序竞争,进而前功尽弃。照目前形势来看,出口对于大多数贸易商而言是有量无利的鸡肋行为,更不乏“割肉”之士。
笔者感叹于当前尿素市场的窘境。无论是国内供应过剩,还是出口形势咄咄逼人,都是行业不能逃避的现实问题。此时,国内春季尿素销售季进入尾声,用肥期也已过半。面对供求矛盾,行业去产能化任重而道远,厂家短期的停车检修也是治标不治本。尿素价格一旦好转,企业开工率便会随之增加,在下一轮新的价格战中,不知道又会爆出怎样的冷门低价。
总之,尿素价格本应由市场决定,但由于行业掺杂着太多历史遗留或者难以割舍的情结,尿素产能淘汰的速度缓慢,规模化更是无从谈起,所以很难靠市场杠杆调整出合理的价格。笔者想说,尿素一再破底并非偶然,是否成为常态也未可知,这一切恐怕都要取决于去产能化的进程。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