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如何保证农资供应不脱销、不断档,让农民群众买得省心,用得放心,干得舒心?近日,记者走进樟树市看农资探民意。
农资送到家门口,省心
3月28日,樟树市昌傅镇兰溪村,10多名农妇正在文涛农资服务店里选购农资。店主陈文涛忙前跑后,热情地推荐农资品种、说明价格,收钱出货。
“像他(陈文涛)这样的村级农资服务店,今年樟树市新增了26家,总数达180家。”樟树市农业局局长付长生说。
樟树市以农资经营服务龙头企业为依托,将原有乡镇供销社改造成农资直营店,广泛吸纳农村能人创办、合办或领办农资服务店、综合服务站,在全市农村逐步形成农资经营服务网络,将农资送到农民家门口。
樟树市农资经营网络直接面对农民,通过“配送中心+经营网点+农民”的服务模式,采取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服务等方式,减少了农资的流通环节,降低了采购成本,方便了农民群众。
“我们还为种粮大户提供了‘农资直通车’,只要一个电话,种子、化肥、农药直接送上门。”陈文涛说。
价格质量有保证,放心
大桥街道南上村,种粮大户吴卫荣驾着耕整机,没过多久就将一片冬闲田耕整好了。今年,他租种稻田150亩。
见记者来访,吴卫荣算了一笔种田经济账:“2010年农资直补每亩一季46.2元,2011年提高到53.2元,但同时化肥、农膜、农药等农资的平均价也在涨,虽说这几年收成不错,但收入却不尽如人意。我去年11月交了预付金,每包化肥可优惠10元,加上今年肥料降价,买农资就少花了4734元,很划算。”
农资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民种粮的成本和收益。付长生告诉记者:“这些年,受企业产能、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农资价格不稳定,造成了农民心里紧张,往往是价格低的时候不愿买,价格高的时候抢着买,拉高了种粮成本,消减了农资直补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
为稳定农资市场,樟树市建立了淡季化肥储备财政贴息制度,采取由市财政提供补贴的办法,鼓励市、乡两级农资经销龙头企业在淡季储备化肥、农药等大宗农资,在次年农资销售旺季投放市场,以增加市场供给,平抑市场价格。仅去年,该市财政为承储企业提供补贴35万元,储备农资1.5万吨。
同时,该市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对全市农资经营企业和农资经销网点实行“一户一卡一档”制度,统一挂牌以方便农民识别,每年组织有关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农资经销网点的进货单据和凭证,堵住假冒伪劣农资的流入渠道。
售后服务有保障,舒心
近年来,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新品种层出不穷。如何搞好农资售后技术服务,使新品种、新技术更好地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记者来到大桥街道桥南村,只见20多名农民正在樟树市农业局土肥站站长杨小兰的指导下,精心为土地调配“营养餐”。“今年由农业部补贴30万元,我市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全市将有130万亩农田采用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可提高5至10个百分点,平均每亩单产可提高10公斤。”杨小兰说。
今年,该市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绿色植保”、“轻型节本增效”、“水稻新品种推广”等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目前,该市已形成“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良种良法直接到田”的格局,打通了农资售后配套服务“最后一公里”。杨小兰告诉记者:“今年的旱床育秧、抛秧、直播等先进实用技术推广面积将占早稻播面的95%以上。”
因多数农户种植分散、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现有的配套服务体系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费时费力、效率不高的问题。付长生认为,要做好整合文章,即以规模种植户为核心,联合分散种植户,组建更多的合作社;同时发挥政府的协调职能,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与规模化服务的有效对接,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环环相扣,良种、良技、良法样样推广的新格局。
作者:邹海斌 来源: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