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1月7日报道,2011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实际投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达到10408.6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四补贴” 资金达1406亿元,比2004年的145亿元增长了近9倍。
粮食生产补贴的增加,相对促进了粮食的增产。但是,在承认“提高补贴”与“粮食增产”正相关效应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这种效应正在逐年弱化——在2004年减免农业税(2006年取消农业税)后,粮食生产补贴增长9倍。但是,同期我国粮食总产量仅从4.69亿吨上升到5.71亿吨,亦即是说,8年来我国涉农补贴在增长9倍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每年却仅能增加1个百分点。
在粮食补贴对粮食增产效应持续弱化之际,我国人均粮食消费量却在持续增加,这就导致了我国粮食对外依存度的逐年加大。时至今日,我国大豆已有超过65%依赖进口,玉米和小麦亦已陆续开始进口,我国农产品(000061)贸易已持续8年呈逆差态势。
诚然,适度的粮食生产补贴有利于粮食生产,并有利于抵抗国际粮食市场的竞争。但反过来,过度的补贴,并以此过度抑制国内粮价的上涨,不但会逐渐弱化我国粮食生产的增产效应,而且会加剧掠夺式粮食生产(过度使用化肥和水资源)的趋势。
欲扭转此种状况,必须在适度提高粮补的同时,逐步加大我国粮价上涨的幅度。虽然,自2004年至今,我国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但是,与我国同期大宗商品的涨幅相比,粮价的上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这8年里,我国油价上涨了250%、铜价上涨220%、金价涨幅高达340%,房价更是上涨接近600%。更何况,在我国粮价8年微涨的表象下,我国农资价格的大涨却几乎完全对冲掉粮价小涨的收益,如同期我国种子价格上涨了250%左右,钾肥价格亦上涨超过200%。
在我国粮价与其他大宗商品价格涨幅严重背离,且农资成本增加严重挤压种粮收益时,必然很难持续保证我国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以及有序生产的安全性。以当下南方的双季耕作为例,一亩田双季所产粮食的纯收益(加上涉农补贴,减去农资成本),全年不超过1300元,而这样的收益尚不及在当地乡办工厂打工一个月所得。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提高粮价,可以相对提高农民收入,从而为“拉动内需”持续增添助力。就“拉动内需”对我国下一阶段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而言,如何激发人口超过城镇居民的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显然意义重大。
粮食生产补贴的增加,相对促进了粮食的增产。但是,在承认“提高补贴”与“粮食增产”正相关效应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这种效应正在逐年弱化——在2004年减免农业税(2006年取消农业税)后,粮食生产补贴增长9倍。但是,同期我国粮食总产量仅从4.69亿吨上升到5.71亿吨,亦即是说,8年来我国涉农补贴在增长9倍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每年却仅能增加1个百分点。
在粮食补贴对粮食增产效应持续弱化之际,我国人均粮食消费量却在持续增加,这就导致了我国粮食对外依存度的逐年加大。时至今日,我国大豆已有超过65%依赖进口,玉米和小麦亦已陆续开始进口,我国农产品(000061)贸易已持续8年呈逆差态势。
诚然,适度的粮食生产补贴有利于粮食生产,并有利于抵抗国际粮食市场的竞争。但反过来,过度的补贴,并以此过度抑制国内粮价的上涨,不但会逐渐弱化我国粮食生产的增产效应,而且会加剧掠夺式粮食生产(过度使用化肥和水资源)的趋势。
欲扭转此种状况,必须在适度提高粮补的同时,逐步加大我国粮价上涨的幅度。虽然,自2004年至今,我国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但是,与我国同期大宗商品的涨幅相比,粮价的上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这8年里,我国油价上涨了250%、铜价上涨220%、金价涨幅高达340%,房价更是上涨接近600%。更何况,在我国粮价8年微涨的表象下,我国农资价格的大涨却几乎完全对冲掉粮价小涨的收益,如同期我国种子价格上涨了250%左右,钾肥价格亦上涨超过200%。
在我国粮价与其他大宗商品价格涨幅严重背离,且农资成本增加严重挤压种粮收益时,必然很难持续保证我国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以及有序生产的安全性。以当下南方的双季耕作为例,一亩田双季所产粮食的纯收益(加上涉农补贴,减去农资成本),全年不超过1300元,而这样的收益尚不及在当地乡办工厂打工一个月所得。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提高粮价,可以相对提高农民收入,从而为“拉动内需”持续增添助力。就“拉动内需”对我国下一阶段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而言,如何激发人口超过城镇居民的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显然意义重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