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共生产化肥7153.7万吨(折纯量,下同),较2012年增长4.89%,产量首次突破7000万吨大关,再创历史新高。
化肥被称为粮食的“粮食”,其产量的不断增加,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保障。7000万吨,在这个数字的背后,化肥行业有何变化?会给行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在原本就产能过剩的背景下,行业下一步又该如何实现健康发展?
钾肥增幅大 磷肥产量减
据《中国化肥信息》杂志主编何晖分析,自2000年以来,我国化肥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我国化肥产量还只有3207.17万吨,2004年超过4000万吨,2006年突破5000万吨大关,2009年继续突破6000万吨大关,2013年又突破7000万吨大关。短短的13年时间,国内化肥产量翻了一番还多,年平均增长率接近10%。以1000万吨为一个台阶计,不知不觉中,化肥产量已迈上了第七个台阶。
分省市看,去年湖北以1186.7万吨的化肥总产量排在全国第一,也是唯一的一个年产量超千万吨的省份;2~5名的省份分别为山东、河南、贵州、山西,化肥产量分别为826.3万吨、535.9万吨、511.7万吨、446.1万吨,增幅为0.98%~19.44%不等。
分品种看,钾肥产量增幅最大。2013年,我国共生产钾肥593.02万吨,同比增长16.3%。这与国内部分钾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不无关系。2013年9月17日,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企业——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新增的百万吨氯化钾项目投产,总产能增加到350万吨,公司也将成为世界排名第十、亚洲第二的钾肥生产企业。青海地区除了盐湖集团外,还有一批中小企业也在大力发展钾肥产品,目前年产能已超220万吨。除了青海外,新疆的钾肥生产也在迅速崛起,如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硫酸钾的年产能目前已达到130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硫酸钾生产企业。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常务副秘书长亓昭英表示,2013年我国钾肥自给率为53.3%,较2012年的47.8%提高了5.5个百分点。自给率的增加有助于提高我国在钾肥进口谈判中的主动权。今年1月20日,我国与国外钾肥大生产商的2014年上半年钾肥大合同谈判尘埃落定,双方达成的价格是305美元/吨到岸价。这是个比较好的价格,近些年,我国钾肥进口价格一直处于世界洼地,其中钾肥自给率的不断提高功不可没。
氮肥产量增幅排在第二。2013年,我国共生产氮肥4927.46万吨,增长5.87%。氮肥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则是新增产能所致。据了解,2013年,陕西奥维乾元化工52万吨尿素、河南安阳中盈化肥有限公司80万吨尿素、青海盐湖33万吨尿素等新建尿素项目均实现投产,再加上陕西陕化100万吨尿素扩产、河南心连心第四套尿素装置80万吨扩产等扩建工程的投产,全年整个氮肥行业产量继续增长。
磷肥由于价格低,企业开工负荷不高,产量不增反减。2013年,我国共生产磷肥1632.87万吨,比上年下降1.37%。据了解,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磷酸二铵、磷酸一铵产能过剩比例均超过100%,这二者在2012年时国内产量大于市场需求的比例就已超过了40%,大量的磷铵需要出口到国外市场才能维持产销平衡。据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我国磷酸二铵表观消费量为1082万吨,国内需求量700万~750万吨,出口393.4万吨,占世界贸易量的27%;磷酸一铵表观消费量1226万吨,下游复混肥生产需求量800万~900万吨,出口59.5万吨,占世界贸易量的8.6%。而到了2013年,国际磷肥市场不景气,价格大幅下跌,我国磷肥出口受阻,使得国内产量下降。
产量在升 价格在降
化肥产量的增长,无疑会对今年的春耕产生积极作用。日前,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门会同行业协会、化肥生产流通企业等,围绕促生产、保供应进行了春耕化肥供需形势分析会,认为2014年春耕化肥整体供大于需,资源保障程度高,价格较为稳定,并认为今年春耕化肥保障程度是历年来最好的。
另据调查,到2015年,国内将新增合成氨产能约1500万吨,达到8350万吨,占全球的37%;新增尿素产能2000万吨,达到9500万吨,占全球的44%。从化肥资源供应方面看,完全可以满足春耕、秋播等旺季用肥的需要。
但化肥产量增加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据悉,由于目前行业产大于销,市场供需失衡,价格低位运行,企业效益大幅下滑。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行业报告,2013年,化工行业实现利润4340亿元,比上年增长12.2%,而肥料制造业利润仅为385亿元,下降19.2%,在整个化工行业中是拖后腿的。
因为行业产能过剩,不少市场人士对今年春耕化肥市场走势也不看好。“正常情况下,春节前后,尿素市场就应该开始启动,但今年尿素行情却迟迟未启动,节后尿素市场和春节之前相比变化不大,除了山东、陕西、福建等省的部分厂家报价略有上涨10~20元/吨外,大多维持春节前报价,市场以弱稳为主,价格上涨阻力较大。”广州隆林农资公司总经理陈吉良说,“现在是经销商在观望,农民也在观望。农民以前大多都有提前购肥习惯,特别是春节前后购肥者较多,但去年化肥价格一路下跌,先购肥的反而吃了亏,所以今年农民购肥也不积极了,不少人都要等到用肥时再买。”
不仅尿素涨价难,复合肥涨价也难。湖南金利隆肥业的周姓负责人表示:“现在员工工资成本越来越高,从生产成本考虑,复合肥价格应该有所上调,但价格上行压力较大,涨价不易。一涨价就没人要货了,客户跑到别人那里去了,现在市场上的化肥到处都是,不一定非到你这里买不可。”
还有不少化肥企业对行业未来走势也表示担忧,认为今后随着化肥优惠政策逐渐取消,化肥成本将进一步增加,如果化肥产能过剩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只怕企业经营会越来越艰难。
控制单质肥 鼓励新型肥
一些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目前除了钾肥因自给率不足,尚有发展空间外,氮肥和磷肥均已出现明显的产能过剩,进入发展的瓶颈期。因此,企业在新上项目时一定要谨慎,除非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否则不宜再新上氮肥和磷肥项目。同时,需加快对落后产能的淘汰,以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从今后化肥行业的发展趋势看,复合肥和新型肥料将成为化肥行业的发展新方向。
据广西南宁维丹利肥业总经理王修海介绍,相比于单质肥,复合肥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是利用率高。有关资料显示,化肥单一施用时,氮磷钾的利用率分别为15%、20%、25%;施用二元复合肥,氮磷钾的利用率可分别提高到25%、30%、35%;施用三元复合肥,氮磷钾的利用率分别能达到35%、40%、45%。二是施用方便,减少搬运。复合肥一次施肥就将氮磷钾三种肥全部施完,相当于以一顶三;同时复合肥还有助于减少施肥次数,不需在作物生长中频繁施肥,大大减轻了劳动量。三是复合肥的养分含量可以任意调配,可根据作物需求规律及土壤状况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既满足了作物需求,又不浪费;而单质肥的养分是固定的,很容易出现施肥过多或施肥不足现象。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在其官网上刊登了一篇《我国化肥施用复合化率逐年提高》的文章。文章表示,我国化肥生产使用水平正逐年提高,化肥的复合化率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调研发现,东北、华北、山东、河南等地区农民普遍改变了以往的施肥方式,更多采用复合肥作为“当家肥”,只在农作物生长中期使用部分单元素肥料作为追肥。而且,从每年化肥淡储品种的变化上看,尿素、磷酸二铵及钾肥的储备量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而优质复合肥比例则逐年增加。因此,文章也建议,有关化肥生产经营企业应注意农民用肥习惯的变化,适时调整生产结构和经营策略,更好地为农服务。
化肥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就是新型肥料。据中国化肥信息中心主任陈丽介绍,新型肥料有别于传统常规的肥料,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作物提供必需的营养成分,调节土壤酸碱度,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化学性质,并能调节或改善作物的生长机制。
从政策环境来看,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要求日趋严格,发展对环境友好的新型肥料也是行业方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把新型肥料列为农业领域优先发展方向,去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启动高效缓释肥料使用补助试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继续支持高效肥使用。
而目前我国新型化肥正处于发展阶段,仍有很大上升空间。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从事各类新型肥料生产的企业已超过2000家,占全国肥料生产企业总数的1/4。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由于新型肥料既能促进粮食增产稳产,减少人工投入,又能保护环境,因此新型肥料行业将会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新型肥料产业资产规模约为500亿元,其总产出每年约为164亿元,产品正在向着高效、增值、多功能、生态环保的方向发展。
另外,工业化有机肥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支持高效肥和低残留农药使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有机肥等。这是时隔4年之后,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及有机肥。广东一家有机肥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单施无机肥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才是科学的施肥方法。有机肥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更全面的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随着中央文件对有机肥的再次强调,今后有机肥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来源: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