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行业资讯

三农时评:新型肥料促行业转型

2014-02-10访问次数:367编辑:来源: [ ]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化肥行业产能过剩导致市场供过于求,积极发展新型肥料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选择

 

新型肥料市场持续扩大,特别是旱作农业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导致对长效肥、水溶肥需求激增

 

新型肥料之所以新,还在于服务新。当前肥料企业农化服务水平低,行业发展模式尚需完善

 

按照我国传统用肥习惯,每年3月至5月的春耕、7月夏播和10月秋播期,国内化肥市场都会呈现量价齐升的旺季特征。但2008年以后,市场却连续出现了旺季不旺的反常走势。根本原因是整个化肥行业产能过剩导致市场供过于求。积极发展新型肥料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化肥行业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新型肥料企业已超2000家,占全部肥料生产企业总数的25%左右。尤其最近2年,从农药跨界进入化肥行业的企业很多,尽管跨界动机各不同,但他们大多瞄准了新型肥料这片“蓝海”。因为新型肥料既能促进粮食增产稳产,减少人工投入,也能保护环境,市场前景广阔。

 

从政策环境来看,随着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要求日趋严格,发展对环境友好的新型肥料是方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把新型肥料列为农业领域优先发展方向。去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启动高效缓释肥料使用补助试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支持高效肥使用。

 

从市场供需来看,新型肥料的小肥种从建设到投产仅需上亿元,相比传统肥料动辄几十亿的投入,具有成本优势。如今,农民更加重视肥料质量,对肥料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能增产,而且能保苗、防病、改土等。新型肥料自然成为不少农民心中的优质肥料。

 

近年来,新型肥料市场持续扩大,特别是旱作农业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导致对长效肥、水溶肥需求激增。但总体看,新型肥料施用比例仍较小,且应用主要集中在收益相对较高的经济作物上,难以走进大田。尤其普通种植户,要在短时间内接受价位相对较高的新型肥料比较难。但我国有种粮大户68.2万户,经营全国7.3%的耕地,产出全国12.7%的粮食;全国粮食生产合作社有5.59万个,经营全国4.0%的耕地,产出全国8.2%的粮食。这些新型经营主体普遍有采用新型肥料的动力和实力。

 

新型肥料之所以新,除了功能新,还在于服务新。当前肥料企业农化服务水平低,行业发展模式尚需完善。大部分化肥企业仍局限于生产领域,主要依赖资源投入和产能扩张,企业农化服务不适应现代农业测土配方、精准施肥的需要,造成施肥不科学。今后要提升农化服务水平,推动开展测土配方,实现精准施肥,最终实现减少过量施肥、降低面源污染。

 

观点

 

从化肥行业发展来看,产能过剩只是传统品种过剩,新型肥料市场仍未饱和,科技含量高的肥料、专用肥、水溶肥等新型肥料还处于短缺状态。氮、磷、钾等传统大化肥会成为新型肥料的原料产品,提高肥料附加值和利用率则成为化肥行业发展的方向。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常务理事 杨建平

 

新型肥料起步晚,发展快,多路并进,全面发展。缓控释肥料异军突起,生物肥料普遍被人接受,有机肥在争议中发展,多功能肥料正在被人们接受。新型肥料具有高效性、专用化、简便化、安全环保等特点。专用化就是对作物或施肥方式专用化,针对大田作物还是蔬菜或果树等,进行专用化区别。施肥方法与次数已成为限制农业生产因素之一,肥料使用越简便越受农民欢迎。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环保型肥料将是未来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 白由路

 

发展新型肥料要分析“三农”变化的新特点,把握发展趋势,转变研发、营销和向农民推广的手段和方式。新型肥料应向产品绿色化、功能复合化、技术轻简化、推广人本化和服务专业化发展。重点要向增产增收技术和农技综合服务方面转变,引导更多人使用新型肥料。

 

 

 

——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 陈生斗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