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钾盐产品产能快速扩张,为防止国内钾资源过度开发,在上周于成都召开的中国钾盐(肥)第八届年会上,专家建言应注重钾资源综合利用规模的匹配性,利用难溶性资源,发展精细化学品。这表明业界的关注重点从产品价格转向了对中国钾盐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2013年度运行报告预计,2013年全国钾肥产能约为625万吨(折K2O,下同),比2012年增加15.7%;总产量约为498万吨,比2012年提高31.7%。钾盐(肥)行业分会负责人表示,目前钾盐总体表观需求量约为936万吨,比2012年增加了18.4%;总进口量约为369万吨,比2012年下降9.6%。今年国内钾肥自给率预计为53.2%,我国进口钾肥呈现出价降量减的特点。
中国石化联合会产业发展部副主任王孝峰表示,我国缺乏可溶性钾资源,由于大宗钾盐产品产能扩张较快,且钾盐装置开工率低,下游产品产能过剩严重,钾资源更好地综合利用应引起重视。
据钾盐(肥)行业分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内磷酸二氢钾62万吨/年的产能分布在51家企业中,产品同质化严重,装置开工率只有42%左右。钾精细化工产品中开工率较高的氢氧化钾也只有73.3%,而且明后年可能要迎来一个新上装置高峰。
王孝峰建议,防止国内钾资源的过度开发,应注重综合利用规模的匹配性。由于伴生资源生产的大多为大宗产品,附加价值一般,因而综合利用规模应结合市场及配套资源情况,考虑整体匹配。企业应将自己的原料渠道、目标市场及自身的成本优势理清楚后再决定是否上项目。
钾盐(肥)行业分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利用难溶性钾矿生产钾肥工艺已经逐渐成熟,我国丰富而分布广泛的钾长石类难溶性钾资源的利用应该得到重视。钾盐行业还应加强与相关行业有机结合的创新,如难溶性钾盐与建材行业的结合,海水提钾与海水淡化的结合,冶金烧结灰资源综合利用生产氯化钾,窑炉尾气生产甲酸联产磷酸二氢钾等工业化项目建设等。此外,钾盐行业还应该发展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如食品级氯化钾、磷酸二氢钾等。
来自行业主管部门、科研院所、协会、企业的近30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