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市场动态
行业资讯

尿素迎来小高峰 好时光只能昙花一现

2016-06-27访问次数:316编辑:来源: [ ]
 

 

 
 

  种植结构调整导致用肥量骤减

 

  眼下,肥料行业可谓多事之秋,肥料旺季不旺现象的出现亦非偶然,种植结构调整和低迷的粮价重创严重影响农民种植和用肥的积极性。造成夏季肥旺季价格仍持续不振的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今年“镰刀湾”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大幅调减,农民纷纷选择改种大豆来降低投入成本,玉米用肥主要是尿素,而大豆用肥则是二铵并且追肥量较少,这导致尿素销售量骤减;二是今年南方部分地区持续强降雨,导致小麦收割一再推迟,而提前抢收的稻米也因为阴雨而变得发霉,严重影响收入,粮价低迷让农民收入受损,农民偏向选择购买低端肥料或是单质肥;同时,持续低温也将用肥旺季向后推迟了一周左右。

 

  惠多利农资有限公司采供部经理王根富坦言,农民种植积极性严重下降是对农资行业的重要打击,南方部分地区农民从双季稻改种单季稻的转变也是无奈之举。种地不赚钱会让一些农民选择打工或者降低农资投入成本。但值得欣慰的是,这将进一步促进土地流转,集约式种植模式又会促进现代化种植技术和设备的推广与使用。新型尿素、高效氮肥等新型肥料正在慢慢的被农民接受。

 

  后市价格或小幅反弹

 

  目前,山东地区尿素主流出厂报价1220-1260元/吨,山西地区出厂报价1140-1200元/吨,河南地区为1180-1250元/吨,尿素价格再创新低,原本即将启动的夏季市场再度遇冷。王根富告诉记者:“与前期相比,尿素价格每吨下降100元,后市价格仍将出现小幅小跌趋势,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依旧是产能过剩,工业需求量减少,即使6月底农业迎来需求小高峰,销量有增加,但价格上看并不会出现明显上涨。”

 

  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业务部长徐博同样如此认为,后市肥料价格不会出现大幅波动,预计月底逐渐迎来夏季用肥高峰期,随着华北地区的玉米追肥启动,可能会有肥市小高潮现象出现,但是像往年一般的扎堆拿货的火爆局面将不会再现。“迎来用肥高峰后,用肥阶段性增长,销售相对好一些,届时厂家也会阶段性挺价,尿素出现产销两旺的情况,但持续时间也就在10-15天,价格小幅反弹后将再次回落。”

 

  出口使厂商信心再遇挫

 

  出口方面,由于印度第二轮招标价格再度触底,使得国内厂家信心备受打击,出口遭受价格阻力等因素是影响国内尿素价格的重要原因。王根富认为,国内肥市疲软,尿素出口价格又远低于国内,造成大批量尿素在国内市场堆积,库存不断积压,预计在7月初进行的第三轮国际招标中,尿素价格或将再遇冰点,不会出现转好现象。

 

  徐博对此也表示认同,“印度对我国的尿素市场供求关系十分了解,国内企业不会因为亏损就不选择出口,前期出口量的大幅缩水会造成后期的内贸压力加大,无法消化的大量库存只能堆积在下一次的出口招标上,今年出口量比去年大概少了100多万吨。预计7月下旬至8月初,还将出现一轮价格下跌。”国内市场拥挤、国际市场压价给国内肥料供应商造成巨大心理压力,部分企业可能因不堪重负而甩货突围,这将会给原本不景气的肥料市场雪上加霜,而实际上恶性竞争、互相压价等现象都是因为供求关系矛盾带来的弊端。

 

  肥料行业正处于洗牌阶段,而工厂则处于在低价竞争中失去竞争力,继续开工或将继续亏本的尴尬局面。面对激烈的市场,厂家也纷纷推出新型肥料品种来谋求低销量、高利润。徐博告诉记者,面对国内肥料市场不应做悲观心态,肥料是农业的刚性需求,行情低迷也是因为阶段性的需求改变,时涨时跌才应该是肥市运作的正常节奏。对于实力企业来说,应不断强化产品创新和服务,避开主流肥料品种的单一通道竞争,转向产品差异化和服务差异化。在未来,通过市场化洗牌达到去产能的状态才是行业最佳方向。在转型变革之际,具有长远眼光、善于整合优质资源、敢于研发新型特种肥料的农资企业将会在市场上赢得更多“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