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企业动态
行业资讯

五十创大业 百年复开来——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纪实

2020-11-18访问次数:10666编辑:中国磷复肥网来源: [ ]

downLoad-20201117104101.jpg

三宁公司一角

  2020年的湖北,经历了磨难,抗疫先锋、英雄之地,被世人所认识与铭记。大疫克定,百废待兴。2020年11月,在湖北枝江市姚家港化工园区,历时2年有余建设的原料煤结构调整及联产60万吨乙二醇项目已进入试车阶段,为它的投建方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宁)的五十华诞献上了一份隆重贺礼。

  五十载艰难跋涉,终获丰硕成果;凝视漫漫前程,心不改“百年三宁”。今天,全行业将鲜花和掌声送给三宁的同时,也将有幸系统地品读三宁的发展历程,分享三宁对未来的洞见与思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三宁的宝贵经验和发展思路,能带给行业与企业以启示。

  拓荒兴业姚家港

  万里长江、水电宜昌、田园枝江,三宁就坐落在美丽富饶的三峡胜地宜昌市下辖的枝江姚家港。

  曾经的姚家港,一个偏僻荒芜、杂草丛生的小乡村,自从上世纪60年代枝江县化肥厂(三宁的前身)进驻,才逐渐有了生机和活力。从占地不到200亩的县化肥厂,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蜕变为如今占地7000余亩的现代化三宁化工城。当年满目荒凉的山坡、狭小斑驳的厂房,已被“建设美丽化工、打造百年三宁”的高阶工业文明所取代。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缘小而大,记录着姚家港和三宁的历史变迁。

  从1971年8月第一包碳酸氢铵投产起步,到1988年2月第一包尿素普钙系复混肥问世,1997年有了自己的磷肥产品,2005年复合肥顺利投产,2008年尿素问世,2013年己内酰胺成功投产,2014年高端硝基肥问世,2018年乙二醇项目开工建设,三宁发展的历史车轮,节奏有序而铿锵。如今的三宁,不仅有现代化的化工生产线,还拥有自己的矿山、码头和近在咫尺的铁路线,固定资产达200亿元,年销售收入120亿元以上,利税达20亿元以上。

  经过50年的持续发展变革,当年仅年产3000吨合成氨的枝江县化肥厂,嬗变为集煤化工、磷化工、石油精细化工、工业服务业为一体的三宁。2019年,三宁生产总氨129.6万吨、各类化肥286.6万吨、各类化工产品248.1万吨、己内酰胺14.1万吨,装置运行水平和效率再创历史新高,强势跻身中国化工100强、中国化肥50强、全国氮肥企业合成氨产量20强、全国氮肥企业利润总额10强、中国化肥品牌100大企业;建成了享誉全国农化行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绿色工厂和智能工厂;公司合成氨首次入围能效领跑者,硫黄制酸连续8年能效领跑,磷酸一铵、二铵连续两年入选,公司重点产品能效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三宁尿素、复合肥等产品从偏居湖北一隅,到走向全国、走出国门,行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业界赞誉和农民消费者长期信任青睐的优质产品。尤其是三宁2016年推出的高端新型肥料“金钛能”硝基肥,迅速成为行业现象级单品,目前已累计推广面积500余万亩,取代进口高端肥料50余万吨,为民族工业增了光、添了彩。

  50载春华秋实,三宁不仅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姚家港、成就了枝江。如此,得益于三宁的发展壮大和由此带来的辐射聚焦效应,50余家企业集中布局在公司产业链的上下游,姚家港化工园区已成为国内化工行业一颗耀眼的新星,正在朝着建成产值千亿级国内大型循环经济化工园区而奋力前行。

  改革改出“好机制”

  1993年12月28日,原枝江市化肥厂作为湖北省首批股份制改造企业,改制为国有控股的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国有控股企业。时年29岁的李万清在股东大会上被依法推选为董事长、总经理,成为这家企业新的掌舵人。改制时固定资产5000多万元,仅有年2.5万吨合成氨、12万吨碳酸氢铵和2万吨复混肥的生产能力,资产负债率高达76%。

  李万清,1981年入职原枝江县化肥厂,亲历三宁各个发展阶段,他把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沉浮相系,“为企业发展谋求一个好机制”,是他一路切身历练之后得出的感悟与不懈追求的目标。

  1994年,三宁启动了在当时企业存续史上最大规模的技改扩建。当年,三宁合成氨产量由2万吨提高到4.5万吨,碳酸氢铵产量提高到20万吨,应对氮肥市场季节性变化的替代调节产品——年产1万吨精甲醇项目也成功投产,企业销售收入一举突破亿元大关,利税也超1000万元。此后短短3年时间,三宁以8万吨合成氨、2万吨精甲醇、35万吨碳酸氢铵的年产量,一跃成为湖北省最大的农用碳铵生产厂家。

  1997年,在恶劣的金融形势下,三宁年产20万吨磷肥、8万吨硫酸项目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随着亚洲金融风暴的过去和经济形势的复苏,在随后几年里,三宁业绩又实现了几何级倍增,显示出了公司实施资本运作、化危为机的独到高明之处。不到两年,三宁就依靠内生发力创造的收益,浴火重生站稳了迎击市场风浪的脚跟。

  2001年,三宁实施以“两个置换”为主要内容的深化改革,真正建立起产权和权责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2005年,三宁又率先一步探索实施“股权动态管理”。此后,李万清等股东和高管团队再次自我革命,不断完善“股权动态管理”,将自然人股东的股权拆分为荣誉股和竞争股。对于在位时对企业贡献较大的股东,在因工作变动或退休等原因退出时将保留其10%左右的股权作为终身荣誉股,对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决策拥有长期发言权;其余90%的股权则进行二次分配,企业中高层队伍和基层骨干都可以通过公平竞争取得股权。这一创新机制,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动力与压力,促使每届股东团结一心谋发展,真正实现了同舟共济、奋力向前。

  三宁股改由经营层持股改革为经营层持大股、骨干参股,进一步充分调动中层干部和技术骨干的积极性,同时也通过增资扩股筹集到了扩大投资建设的资金。“好机制”带来的效果是显著的,从2001年到2019年,三宁年销售收入增长89倍、利润增长20倍、上缴税收增长10倍、固定资产增长53倍、员工收入增长8.5倍,就是最好的说明。

  2007年1月29日,三宁再次迎来历史性的重大变革,即与山西晋煤集团联姻合作,共谱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华章。这是一次堪称经典的双赢合作,实现了资源优势与生产优势的有机对接、互利共赢。晋煤集团入股并控股三宁,实现了在煤化工产业链上的长足发展;三宁因晋煤入主,彻底解决了煤炭资源难以保证、常年“缺粮少食”的老大难问题。

  三宁改制变革的探索,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市场化进程的一个缩影,时代大潮奔涌向前,三宁挺立于潮头,勇毅而从容。

  “两化”协同促转型

  煤、磷化工和石油化工协同,工业化和信息化协同,数字化和智能化协同,三宁在快速变革的时代面前,谦虚地汲取、敏捷地行动,君子豹变。

  三宁上世纪80年代末从氮肥跨入复合肥、90年代中期再介入磷化工、2014年推出硝硫基复合肥从传统复合肥向高端复合肥转型、2016年再推出替代进口的高端肥料“金钛能”硝基肥,转型一步一个脚印。如果说从煤化工起家,继而向磷化工延伸,还仅仅体现了巧借天时地利的话,那么三宁2011年上马己内酰胺项目,实现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协同发展,则是真正体现了人和之利,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到极致,也藉此实现了三宁的再造和升华。

  2011年前后,三宁转型发展迫在眉睫。经过反复论证和比较,企业瞄准了己内酰胺项目。但己内酰胺属于典型的精细化工产品,对门外汉的三宁而言似乎难以逾越。但公司以一贯的坚韧,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掌握了技术窍门,建成了湖北省第一套己内酰胺装置,并于2019年荣获国家优质投资项目奖。己内酰胺项目的建成,标志着三宁从煤化工、磷化工老本行向石油化工、精细化工转型升级的开端。

  首开湖北同行先河建造智能工厂,也是三宁回应时代变化的重大决策。从2014年开始,公司陆续投入6亿元资金,着力建设1115战略(智能战略决策中心、智能生产控制平台、智能经营管理运营平台,以及智能装备、智能控制、智能经营管理、工控信息安全、智能工厂基础设施),全面实现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发展。

  人员更少、装置更优、效率更高,本质安全且绿色环保,这是三宁建设智能工厂的终极目标。为此,三宁在多达15套生产装置上实施了先进控制系统。其中,己内酰胺装置在全国率先实现APC先进控制,装置整体自控水平、工艺合格率、产品质量均处于国内同行领先地位。双氧水装置在完成全流程智能控制的基础上,实现了全国首个该装置的“黑屏操作”,这成为三宁操作质量、智能化控制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

  三宁还引入全球最先进的SAP智能经营管理系统,并利用强大的模块矩阵,建立起物料、生产、质量、仓储、销售与分销管理、运输、电商、财务等全面集成的经营管理信息平台,全面实现公司产销协同及业务财务一体化,在业务流程处理速度、公司决策管理效能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在国内工业领域率先应用5G+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其高可靠性、大带宽、低时延等特性,直接促成了众多基于无线传输才可实现的工业新科技。从此,人员定位追踪、装置智能巡检、设备预测性诊断、AI视觉分析、远程实时操控等工业黑科技,在三宁最先焕发光芒。

  而真正体现三宁智能工厂建设集大成的成果,要数新落成的投资百亿元建设的循环产业年产6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项目2018年2月9日开工建设,是湖北省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化工项目,实现了由传统化肥向新材料的转型。作为打造“百年三宁”的重要节点工程,乙二醇项目今年底投产后,预计每年新增产值8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三宁,三宁也将藉此成为湖北最大的化工园区,并跻身中国煤化工前10强。

  智能工厂已日渐成为三宁一块新的金子招牌。2016年9月,公司获评湖北省首批14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单位,是湖北省唯一一家化工企业。建设智能工厂,并最终实现数字化工厂,三宁正在奋力引领工业4.0的时代风潮。

  克己复礼“长江大保护”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呵护清洁美丽长江对湖北省而言其意义更加贴切而隽永。近年来,地处长江之滨的三宁向“化工围江”宣战,一场轰轰烈烈的攻坚行动铺展开来。2018年11月30日,三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在化工重镇宜昌市乃至湖北省率先关闭拆除位于长江南岸的田田化工,以切实行动履行保护母亲河、推进绿色发展的庄严承诺。

  田田化工前身是宜昌化肥厂,曾一度因经营不善而濒临破产。2010年,三宁收购田田化工,并对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改革和技术改造,迅速使企业起死回生。收购后5年多时间,田田化工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7.4亿元,年均利税达到约2800万元,成为三宁一处稳定的创收创效源。关闭田田化工,三宁直接经济损失达3.5亿元。在国家利益面前,三宁舍小家,顾全大局,无条件关闭田田化工,并实施转型搬迁项目,在姚家港化工园区高起点、高标准新建上述乙二醇项目,实现推陈出新。

  此外,三宁大力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建设美丽化工的“三宁道路”。对循环经济的探索与实践,三宁始于2007年左右,此后利用高温烟气热能和废气所产生的热能,建设余热发电机组;采用新技术节能省电;利用工艺压差实现能量回收;采用低压联醇工艺使反应热得到充分回收……三宁的循环经济举措便一发不可收拾。持续多年的探索和建设,三宁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目前煤渣、废气利用率显著高于同行业企业;煤化工、磷化工、精细化工三大板块紧密关联、共生耦合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循环经济比重占到公司产值的40%左右,每年仅资源节约和节能增效就新创造2亿元以上的价值。自2008年以来,三宁投入环保治理的资金累计达到6.5亿余元,建设大型环保治理项目25个。在这些环保治理项目中,有5项获得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鉴定证书,有3项取得了国家专利。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时代的车轮、发展的脚步飞奔向前。长江之滨、姚家港口,这里是精英的竞技场、理想的放飞地。秉承实业报国的优良传统和百年三宁的宏伟梦想,五十再出征的三宁,一定会再续传奇。


寄 语 三 宁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

  纵观我国化肥工业的创业、发展、转型的轨迹,三宁堪称其中的佼佼者。一家化肥企业能够发展如此之快、变化如此之大,实属不易。希望三宁努力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化工产业发展新趋势,为建设“美丽中国”奉献化工行业的智慧和力量。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

  三宁50年的发展史,正是我国化工发展历史的缩影。如果把三宁走过的50年划分为前25年和后25年,前25年与我国化学工业尤其是氮肥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和艰苦奋斗的历程是契合的,后25年与我国石化产业快速做大做强、发展成为世界石化大国的历程也是契合的。尤其是在1993年,三宁选择了李万清同志为董事长,从股改起航,改革不停步、创新不停步,以人为本做好各项工作,发展成为今天涉及磷化工、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全产业链,最具活力、最具社会责任的企业。在今年“十三五”规划收官之际,希望三宁规划部署好“十四五”的发展,向着百年三宁、世界一流企业再出发。祝三宁的明天更美好!

  晋能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党委书记李鸿双:

  作为晋煤煤化工产业矩阵中的最优秀代表,三宁在多年发展中与时俱进,开创了民族化工的成功实践。希望三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秉承实业兴邦、产业报国的发展夙愿,立高远志向,做化工脊梁,当民族骄傲,一以贯之为新时代振兴民族化工产业作出新贡献。

  三宁公司董事长李万清:

  50年坚守初心,50年上下求索。我们始终坚持建设美丽化工、打造百年三宁的愿景,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智能发展不动摇,探索具有三宁特色的体制机制,为振兴民族工业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