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打假由于涉及农村和农民一直是监管部门非常关注的问题,但正是由于农村的偏远和农民的认知,也让农资打假成为苦恼的事情。近日,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组织召开的全国复混肥企业肥料打假协作座谈会上,来自磷复肥协会、国家质检总局、行业媒体以及全国重点复混肥企业的代表共同探讨了新形势下化肥打假的长效机制和措施,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出了更为宽广的思路。
让化肥行业从量变到质变才能做到有效打假
相对于其他工业品的生产和销售,化肥行业从计划经济模式走向市场经济模式要稍晚一些,特别是整个行业发展主要依靠行业内驱力的推动,某种程度上其变革是滞后的和缓慢的。所以,以质取胜这种理念和目标在行业中还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同,这是我国化肥产品生产工艺和产品创新水平仍然不高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处长佟波指出,从产业内部来看,化肥产业生产水平相对不是很高,总体上还处在以量取胜的阶段,大部分企业还没树立以质取胜的发展理念和价值追求。2013年,国家质检总局进行的监督抽查中化肥整体的合格率是91.1%,其中复混肥的合格率是89.7%。仅以此来看,还有一些不良的企业在挤占市场的空间,不良的产品在影响着农业生产,有效含量不足的问题还依然存在,一些制约产品质量提高的机制性症结和深层次的矛盾也还存在。
由于依靠追求数量、追求市场占有率就可以保证化肥企业生存和发展,使得企业对提高产品质量和转型升级的内驱力不足,特别是在市场面对严峻困境的当下,打假可能不是大家最关心的,把自己企业的产能卖成钱成为了最为现实的问题。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勇表示,个别企业因为市场环境不好,自身生存困难产生造假。他举例说,安徽一家复合肥企业,企业产能接近60万吨,就在去年10月份,因为造假红四方的一个产品,被发现查处后,罚款18万元。
可在佟波看来,面对肥料市场异常低迷的现状,恰恰现在是谈打假的一个特别好的时机,整装前行,重新出发,大家以什么取胜,仍然持续以前的以量取胜,还是现在走以质取胜的道路,这是个转变观念的良好机会。佟波认为,从产业外部来看,产品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场需求不足的影响,特别是产能过剩的加剧,会使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这种情况下,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低质低价竞争、蓄意逃避监管等现象不免就会泛滥,以牺牲质量来谋求市场占有量这个逐利的诱因必然存在,这对打假来说一定是不容乐观的。所以建立以质取胜的观念,对行业发展有利、对企业有利、对打假有利。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行业、企业,都要正视解决这个观念转变的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以改革的精神推动各项工作,那么打假的工作也要以改革的精神来推动,尤其是化肥打假,是跟农业、农村、农民密切相关的,也是跟国家粮食安全密切相关的,因此,首先把化肥生产观念从以量取胜转变到以质取胜上来。
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修学峰明确提出,面对新的形势,行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无论氮肥、磷肥、钾肥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在行业无序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行业产品质量方面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以前假冒的多一些,近两年偷减含量、肥料里边加一些不太适合土壤作物的一些元素、夸大宣传也比较普遍,造假方式变得更加隐蔽等等。对此,行业怎样开展自律,以诚信促发展。如何建立打假长效机制,包括政府配套政策怎么来扶持优势企业成为每个企业都要正确面对和思考的问题,转变观念是应对新局面的正确选择。
转变观念需要我们从打假的宽层面上去思考问题。江苏绿陵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鹏作为生产企业的代表也认定转变观念是面对新形势的必由之路,绿陵已经开始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强化销售渠道建设。同时,注重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强主业。江苏省化肥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寅初指出现在的举报大部分是内行搞内行,要考虑调动社会的力量,建立一个打假平台的奖励制度,让社会共同参与到打假中来,进一步提高广大民众打假的积极性。
造假有从生产渗透到流通的新动向
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市场中化肥造假的方式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出现了新的动向。据鲁西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吉涛透露,现在不良企业的造假行为更加隐蔽了。原来小企业的造假总能被发现,比如一些不良企业仿冒芭田、鲁西、洋丰的产品,因为这些企业在市场上既有经销商又有销售人员,能够及时发现。现在往往是经销商和不良小厂的勾结。过去复合肥企业即使造假量也是少的,现在双方结合起来,“你来造我来卖”,店面上摆的是合格产品,而实际销售的则是后院里的假货。过去经销商给大企业一般一年卖上3000吨,现在降到了1500吨,剩下的1500吨就和不良的小企业联手一起作假,今后这种趋势还会有明显增强的趋势。根据掌握的一些情况,前一段时间在河南许昌地区,有关执法部门清理了一个厂子,包装袋上印着金正大、史丹利、芭田、中化、鲁西等著名品牌,几乎囊括了行业中有名有姓的名牌。当地的工商、质检、公安联合执法对其做出了处理。所以和过去相比,造假的农资企业肯定是少了,但是造假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食品安全国家一直在强调并且在加强管理,而目前肥料面临的问题是非法添加剂的大量使用。肥料是粮食的“粮食”,如果肥料中添加了不该添加的物质,将对食品安全带来祸患,这类造假的方式更加可怕。从普通的复合肥到水溶肥都存在添加剂质量的问题,特别在水溶肥产品中更加严重。未来水肥一体化是一个大趋势,美国的液体肥料的总用量占到化肥总用量的46%,中国未来也会朝着水溶肥的方向发展,现在各个企业都在投入大的精力做水溶肥,但水溶肥的销路却并不太好,主要是使用效果不是太好。正规厂家生产的水溶肥施用的效果比不过一些不知名的小企业的产品,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小企业的肥料产品添加了一些激素类的产品,现在来看这种情况比较严重。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的蔬菜生产仅次于寿光,卖水溶肥的一个经销商一年能卖80吨,可是一吨就能净赚5000元,而且施用效果还好,甚至比以色列、美国的水溶肥产品效果都好,真是可怕。面对这种情况,正规生产企业特别呼吁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要早一点采取措施,倘若有一天激素类肥料一旦大面积被农户使用,我国的农业粮食质量安全问题将会是新的大问题。
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树林也提到造假形式的新变化。他表示,从时间段上,造假更加集中在销售旺季之前和之中,这段时间造假的数量和速度是惊人的,有时候一个不良企业一晚上就出个千八百吨。另外,虚假宣传的情况在市场上十分突出,五花八门的单页、册子,语言离奇而充满诱惑,但实际上产品的价值和效果与现实不匹配。还有,针对产品来说,常规产品和高端产品比较来看,不良企业更愿意仿冒高端产品,主要原因还是高利润的诱惑。
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洪祥则提出需要加强过去一直被忽视的塑编行业监管问题。他希望今后要对编织袋的印刷加大监管力度,这也是从源头切断造假的根子。侵权往往都是从肥料袋子开始,标着是高含量,而内里是低含量,甚至是零含量。标着某某名牌产品,但实际并不是装的这家名牌企业的肥料。怎样管理编织袋的印刷是打击造假的有力手段。
企业参与,打假才能最有效、最长效
质量问题的根子在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也是在企业。对于农资产品来说,打假还要以企业为主体。佟波的观点是,要落实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强自律。要联合行业里边的中坚骨干,使之成为产品质量的主体力量。能不能坚决破除以价取胜、以量取胜的思想,把以质取胜作为企业发展的新的契机。重点是落实好三个责任:一是保证质量安全的法律责任,这是底线,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法律义务。二是落实产品质量控制的管理责任,对产品质量加强管理,包括体系建设、原材料进厂把关、质量控制等等。三是落实产品质量诚信的社会责任,依法诚信经营,也是今后发展的共识,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落实好自己的责任,也要维护好自己的权益,同时,要提高打假的积极性,包括案件线索举报,一些行业的潜规则要及时揭露出来,打击在萌芽状态当中,以免成为行业的恶瘤。
从经济学规律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打假也要充分运用市场的机制,运用市场机制是促进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佟波强调要充分发挥行业的自律作用,紧紧扣住行业质量信用建设的主线,全面开展企业履责承诺活动。
据了解,国家质检总局曾经围绕利剑行动,约谈了建材、汽车两个行业的5个重点区域的县长谈打假整治,之后现场签了承诺书,感觉效果非常好。很多复合肥企业希望磷复肥协会牵头由国内重点复混肥企业组成的打假协作网成员企业率先带头承诺,认真履行三个责任,不做假。这既是对企业的一个正面宣传,也能在全行业树立一批讲质量、守诚信的优秀企业、优质产品、优良品牌。
形成行业的企业联盟,带动全行业健康发展。这是一种引领,现在竞争这样激烈,如果核心企业、优质企业形成一个产业联盟,那么就是一个形象,是行业的形象,也是质量的保证。对企业占有市场应该也会有帮助。现在倡导一些核心企业、优质企业,协作网的成员企业形成企业联盟,即使遇到严冬,大家也可以抱团取暖。市场带有不确定性,企业要未雨绸缪,所以,怎样在协会的引领下做好这项工作值得大家共同探讨。
另外,加大质量信息的公开力度,增大违法曝光力度也是扶优治劣的一个重要手段。佟波建议由农资企业共同建立一个质量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在这个平台上宣传行业的质量信息,一方面是企业被抽查的信息,另一方面是质检等职能部门发布的动态信息。农户消费者对有政府监督的企业肯定更放心。企业发布信息就意味着该企业的产品始终是在政府监督之下,即使监督的结果出现不合格的情况,也会马上整改。对于企业来说,填报这样一种真实的信息在当前这种市场诚信缺失的情况下,也是一种引导作用,告诉消费者产品是有保证的。同时也曝光一些假冒本企业被查处的情况,这样整个市场就会有一批政府监督的好企业的产品来供农民选择,实际上也是引领了消费的方式,发挥中介组织作用的一种方式。
佟波认为,质检等部门肯定会把查办的案件逐年加大曝光的力度,通过信息的充分公开,努力营造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维护质量守信者应有的权益,也让质量失信者寸步难行,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质检部门每年都会组织质检系统开展利剑行动,每次行动农资专项都是一个重要专项,保持这种质量违法行为打击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无证生产、低标生产、制售假冒伪劣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行为,通过多方机制逐渐形成政策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调节、行业自律这样一种打击假冒伪劣的工作机制。
陈勇表示,大型复合肥生产企业应该联合起来与各职能部门联合打假,同时建立一个有效的公共反映通道,避免出现多头汇报、最终相互扯皮的现象。另外,能否降低刑事立案起点金额,加大对造假的处罚力度。一般的造假窝点规模都较小,不够刑事立案的条件,但是就是这样的造假点,不严肃处理、轻描淡写地处罚,根本起不到威慑作用,经常是造假企业希望主管部门罚一点钱尽快了结,只要疏于监管,这些企业就又开始造假,所以会治标不治本。
实际上,提高肥料生产许可的门槛是多数企业的共识,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提高生产许可的门槛,一方面将有利于产能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也会让企业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资格。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兼并或收购小型企业,这将有利于全面提升企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做到产品质量的全面控制。还有要加强测土配方肥、液体肥料的市场监管力度,因为这一块市场让不良企业钻空子的可能性非常大。
协作网与企业都在打假路上付出着
以质取胜这种理念和目标在行业中还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同,这是我国化肥产品生产工艺和产品创新水平仍然不高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加大质量信息的公开力度,增大违法曝光力度也是扶优治劣的一个重要手段。大型复合肥生产企业应该联合起来与各职能部门联合打假,同时建立一个有效的公共反映通道。农资打假结果就是要让置身于行业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肥料企业能谋求更良性的发展。
近几年,各企业的打假维权意识还是不断提高的。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鲁守尊说,打假维权是每个企业面临的问题,也是成长发展过程中必须承担的一个任务。史丹利在企业防范仿冒和维权方面十分重视,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有一名副总裁分管,每年要分不同时间段和批次奖励举报线索和推动打假过程的个人。加强技术防伪,在包装袋内外两侧都加了防伪码。在终端销售上,建立专卖店,提升老百姓对产品的辨别能力和认知程度。依靠销售和农化服务人员,向老百姓宣传讲解辨别化肥真伪的知识。2010年以来,联合质检、工商、公安等行政执法部门共查处假冒100多起,扣留假肥料2000余吨、包装袋5万余条、设备20余套(台),刑事拘留43人,批捕的有12人。鲁守尊说,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企业的信誉是我们长期不懈的斗争,也是长期坚持的一项原则,只有品牌越来越强大,市场才会越来越净化,收益也会越来越好。
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农化部部长张亚林也表示,华昌化工增强市场的督导工作,业务员跑网点,不能停留在和经销商的客情关系上,终端的网点也要经常跑,加以熟悉,这样才能掌握一手的信息。
在打假中,最让企业头疼的事是企业商标或名称的侵权案。山东红日阿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品牌事业部副经理李国柱说,在河南驻马店区域,有使用“艳阳天”品牌注册公司的情况,某某艳阳天肥业有限公司、某某艳阳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这样的“盗用”,会让老百姓混淆,以为是红日阿康成立的分公司,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名誉和经济损失。
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的律师李成伟谈了中阿防侵权的案例:有人在香港注册了“中国撒可富国际有限公司”,这样的一个盗用,显然更让企业感到品牌维护的重要性,通过多方的交涉,目前此事已经得到了较为妥善的解决。
而复混肥打假协作网作为目前唯一一家由协会牵头、国内骨干复混肥企业参与的打假平台,业内众多企业对此平台寄予厚望。2013年,协作网在各方努力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4年,协作网将充分发挥连接政府和企业的纽带作用,加强对假冒伪劣肥料产品的打击和曝光力度,扶持优势企业,为肥料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于协作网要发挥更大的作用,江苏中东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中庆表示,鉴于造假的隐蔽性、流动性、时间性、区域性,协作网应从机制上进一步完善,延伸到地方的相关部门,从而减少打假的相对成本。
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信息部副主任王莹代表协作网对2014年的具体工作做了说明。2014年协作网将着力做好7项工作,包括:向行业发布行业质量和风险评估报告;充分发挥优势企业的主导作用,利用国家质检总局在协会设立的打假协作网平台,建立打假长效机制;开展市场调研活动,集中对造假制假的重点区域进行摸底排查;继续坚持企业抽查机制,要求协作网成员企业每季度抽查30个批次以上的产品,每季度最后一个月月底之前将抽查结果上报的协作网,协作网将定期公布抽查结果;扶持优势企业,优先处理成员单位上报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国家和地方的各级媒体向社会通报肥料行业的打假动态,对重点案件和问题比较突出的区域跟踪报道;对整治成效不明显和质量违法问题严重的区域可以上报到国家质检总局,质检总局可责成当地政府,对区域性质量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情况进行集中督办,有效推动和督促当地政府落实整治工作。
农资打假维权不是简单的让投机取巧之徒无可遁形,更要保证农资市场体系的进步和完善,让公平的原则在市场中得以体现,确保我国的粮食质量安全,也是为了让置身于行业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肥料企业能谋求更良性的发展。(来源:中国农资传媒网)作者:《中国农资》记者 徐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