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复合肥价格一路下行,进入7、8月份报价继续稳中走低,据中国化肥网监测,截至目前45%氯基通用复合肥的主流出厂报价1650-1800元(吨价,下同),45%硫基通用1900-2100元,但多数报价均存较大的可议空间,实际参考意义并不大。45%氯基高氮高磷小麦肥的多数出厂报价也由8月初的1750-1850元回落至当前的1700-1850元,可见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内,小麦肥的低端价格有所增多。那么持续至今的复合肥价格回落刺激到了谁,又打击到了谁呢?
目前部分复合肥企业认为弃价保量是在整体化肥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保证其利润的一个重要途径。近些年以来,农民的备肥习惯逐渐在转变,经销商在经历了提前储备所造成的高价肥难销、资金回笼困难甚至受损的情况下,不得不放弃依靠提前备肥来盈利的经营模式。这就导致了化肥需求的整体滞后,以今年的秋季需求为例,往年小麦肥走货多于7月中下旬开始,但今年8月份以来企业整体走货情况仍较为缓慢,截至目前仅个别企业发货量稍有增多。“需求不佳,为了刺激下游拿货所以下调价格”这是复合肥企业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但是面对如此缓慢的走货情况,不难看出企业并没有成功的激起下游的备肥积极性。除了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以外,下游经销商及农民为何又对复合肥价格的下调几乎无动于衷呢?首先,原料价格仍在上下波动,经销商唯恐后期复合肥价格继续下行;其次,距小麦用肥还有一段时间,终端农民仍持观望态度;最后,低端价格的增多和单质肥更低的价格使得农民在收益不佳的情况下多选择价格更为低廉的肥料。
其实在复合肥价格回落的过程当中,深受刺激和打击的应是复合肥企业本身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其他肥种。部分企业认为价格的回落可以提高走货量,但实际上价格的非正常回落多会刺激到其他复合肥企业。一旦某一家企业下调了价格,那么其他企业多会不甘落后的纷纷下调价格,这就导致复合肥企业进入了通过压缩利润来增加自身竞争力的恶性循环当中,从而阻碍了整个行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如果原料价格下滑,那企业下调报价无可厚非,但通过下调价格就想要提高市场份额仅是扬汤止沸。其次,复合肥近期的走货不畅和价格低迷也导致了复合肥企业开工率回升的缓慢,对于原材料多数企业仅按需采购,不敢在现阶段增加自身的库存压力。而目前农业需求微乎其微,复合肥企业的工业接货量也一直不大,原料价格想要回升也较为困难。
综合来看,随着化肥市场行情的变化,企业必须对现行价格予以适当的调整,但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应保持理性,同时可以加强非价格竞争;比如加强广告攻势,强化售后服务,提高产品质量,或者在包装、功能、用途等方面对产品进行改进。